南亚再生聚酯 抢千亿商机

2022 . 08 . 01

媒体报导

南亚(1303)看好再生聚酯市场,抢千亿商机。南亚酯化单体先导工厂已经投入试产、明年上路,将扩大回收废弃的塑料产品,包括旧衣、宝特瓶、渔网等,扩大投入再生聚酯市场,预期三年内需求可望有爆发性成长。


全球回收再生聚酯市场将迎来爆发期,据悉,可口可乐、雀巢等全球饮料商陆续承诺陆续改换绿色包装,同时Adidas、ZARA、PUMA、NIKE、H&M甚至IKEA等国际品牌均宣示,将部分或全面使用回收材料,最快两年内陆续上路,可预期再生聚酯(R-PET)市场将持续扩大。


「宝特瓶回收量已跟不上全球对于R-PET的需求成长。」南亚董事长吴嘉昭指出,全球PET产量中,仅约三成是用来生产宝特瓶,其余多数以纺织品为主,经统计,废弃服饰中有85%采掩埋或焚化处理,所以南亚率先布局织品、废布料回收市场。


「这对后续几年R-PET的稳定供给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方面,据纺织产业综合研究院资料显示,2020年台湾纺织业总产值达2,893亿元,其中以人造纤维为最大宗。因应2030全球纺织业减碳45%目标,各大品牌厂陆续宣示将使用永续回收材料,然Textile Exchange预估2025年织品所需R-PET量高达1,710万吨,但宝特瓶却只能供应1,590万吨。


吴嘉昭表示,南亚积极与产业领导品牌合作,回收其供应链的库存布料、裁切边角料及消费后旧衣,达成纺织产业循环经济。此外,不同于其他同业多将R-PET用来生产短纤丝、瓶用及片材等技术门槛较低的用途,南亚将宝特瓶回收再生后,有90%运用于生产技术难度较高且高附加价值的长纤丝,2021年南亚回收聚酯长纤维产量高居全球第一,年产9.8万吨,约占全球16%。


为了扩大卡位再生聚酯市场,南亚近期已携手台湾户外运动品牌「欧都纳」,并结合理念相同之旧衣回收商、布厂及设计业者,共同建立国内第一条循环纺织示范供应链,使用南亚自主开发衣料材质分类的智慧机械,透过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并结合AI(人工智慧),将废胚(色)布、边角料及消费后旧衣回收,以达成纺织产业循环经济。 


 另,为了解决因使用低端宝特瓶片所造成粒色泽偏黄以及黏度不佳的问题,南亚已投资1.8亿元,建立使用特殊醇解技术的回收产线;同时,南亚更兴建使用自行研发专利技术的BHET酯化单体先导工厂,已开始试产,明年可望正式投产。 (经济日报)



南亚纤维